南都讯记者潘珊菊发自北京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就近期进口收缩的问题答记者问时认为,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口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年以来,受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全球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全球贸易增长也在放缓,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我国进口的增长。同时,部分国家加码贸易限制性措施,也对我国进口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
与此同时,今年国际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滑,特别是能源价格,我国作为能源原材料进口大国,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会对我国进口额增长有影响。
前5个月,我国进口的铁矿砂、原油、煤、大豆进口均价分别下降16.4%、10.6%、22.5%、13.9%,“这些因素都会对我们的进口产生一定影响。”他说,在部分商品进口额下降的同时,我国主要工业产品进口保持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前5个月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6%,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进口额分别增长69%、7.3%。
付凌晖称,下阶段,随着国内需求不断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有序扩大,中国大市场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大机遇和更多选择。
新华社圣保罗7月27日电(记者陈昊佺 席玥 杨家和)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日前在巴西圣保罗举办。本届圆桌会以“中拉命运共同体与人权事业发展”为主题,来自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130余位人权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智库、媒体代表参会。与会学者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人权理念,以合作促发展
人工智能(AI)时代,人类会“养虎为患”吗?在热气腾腾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论坛现场,2024年诺贝尔奖和2018年图灵奖获得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杰弗里·辛顿袒露了自己的担忧:当前人类与AI的关系,恰似饲养一只可爱的小虎崽——在它还小的时候,你觉得可以控制它,但等它长大以后,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在会上表示,2025年以来,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升,全球经济和跨境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我国加快实施更加积极有为
今天(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互联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布局,互联网基础资源持续丰富,为互联网普及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截至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人民财讯7月12日电,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十五五”期间,预计我国汽车出口规模或达峰值,在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将成为新趋势。
今天(7月10日),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建成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途经9个省区市。大通道自2014年9月开建,2019年12月北段率先投产通气,投产初期,日输气量仅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