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高考招生录取有什么新变化、新趋势?
今年,各地高校根据人才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迎来扩招。
今年,优质本科高校招生计划进一步扩大,各高校继续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一批专业“上新”,一批专业“停招”,匹配人才供需。以兰州大学为例,本科招生规模将整体扩招350人,在31个省份的招生计划均有增加,重点向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核工程等“硬核工科”专业,以及地理科学类、草业科学、化学类等“强势”学科增加招生计划。
再比如,郑州大学今年也加大了本科招生规模,预计扩招150人,同时,进一步优化调整招生方案。
郑州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 张钦:我们今年停招了10个专业,另外扩大了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主要投入人工智能、信息安全、自动化、计算机等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比去年,已增加2万余人,新增计划重点投向了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国家战略急需以及高校的优势学科。
今年,清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育人模式再升级,着力培养交叉融合、一专多精的复合型人才。
今年,清华大学继续深化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增无穹书院、水木书院等四个书院,打破学科壁垒,把传统工科和现代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培养交叉工程领域的创新领军人才。目前,清华大学已有15个书院,预计有近60%的2025级本科生将进入书院培养。
清华大学书院党委书记 王秀梅:实施全覆盖的导师制,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大一大二的时候有更通识的专业的基础学习,大三之后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模块。更强调的是多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去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今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升级了本科生培养方案,采用“AI赋能、实习赋新、多语复语、专业复合”的全新培养路径。
此外,今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还全面推进了“AI+”学科的融合,帮助学生成为“语言+科技”的双料人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处长 张喜华:AI赋能,2025年招生专业,在语言认知、国际传播、数字商贸等垂直领域新设包含16个专业(方向)在内的10个智能应用方向,构建学科交叉的数智化人才矩阵。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还有不少高校新增了辅修、微专业等多个培养项目,培养学生交叉多元融合的能力。复旦大学就将提供100余个学科、跨学科、创新创业微专业(学程),及丰富的双学位项目。
复旦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 石磊:设定了54个双学位的项目,都是国家急需跟国家关键的战略方向,这些双学位的项目也是希望能够应对社会快速的变化,更多地培养交叉融合融通的人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到,要完善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支持校企联合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今年,一些高校特别完善了“招培就”联动机制,针对急需人才,展开校企定制化联合培养,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些人才培养“特色班”。
目前,华北电力大学已与多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展开定制化人才培养,今年,新增了“特高压直流定向就业”招生班,将与国家电网联合,面向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定向招生,预计招收60人。
华北电力大学招生办主任 任华:招收的学生将进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入学即有岗。华北电力大学与中核、中广核、华能等通过“订单+联合”的方式已经为核电企业输送了800多名准员工。
在深圳,由深圳大学与腾讯云共建的“腾班”,今年计划招生30人,依托腾讯资源,开展校企共融的特色班建设,培养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人才。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学副院长 杨烜:“腾班”的人才培养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整个培养的过程中,企业是全程介入的,首先在课程内容的建设块,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计算平台还有一些实验案例,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实践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据了解,校企协同、定制化培养行业相关人才,在一些职业院校更为普遍。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就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兴通讯、华中数控等头部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打造符合企业需求的“现场工程师”。目前,对接企业急需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5G无线通信工程师等12个核心岗位,构建起了识岗、跟岗、轮岗、定岗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的各类订单班111个。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王勇:以岗定课,(针对)企业对于人才的岗位需求,我们把岗位标准融入课程模块里面去,我们的课程开发与(企业)技术更迭同频更新,来服务卫星通信和导航这样一些关键的领域,我们培养的人才,通过课程的学习,实际上就对接了企业的技术标准需要。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吴昊 朱平 牟亮 王殿甲)
7月22日,记者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050.5亿元,同比增长15.5%,创历史同期新高,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动能与坚实韧性。“广货优品”加速拓展海外市场7月21日,广州名创优品公司装满潮玩潮品、生活家居用品的25个货柜,通过航运发往印尼、泰国、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
记者20日从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获悉,16家中央企业与西藏自治区签署75个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额达3175.37亿元,其中2027年底前计划完成投资999.28亿元。据悉,此次推进会签约项目主要聚焦能源、矿产、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产后预计新增带动就业1.14万人。2021年以
7月18日,由兴安盟科学技术局、兴安盟行署外事办公室、韩国中小企业家协会主办,兴安盟科技创新发展与成果转化中心承办的中韩科技合作经贸交流大会召开。多家韩国企业代表及来自兴安盟、山东、厦门等地的企业家参会。韩国企业代表推介交流大会现场,韩国ST观光公司,GS化妆品、食品公司,BM饮料、咖啡和冰淇淋公司
前移安全关口 动态消除风险沧州一百三十名安全专家下沉企业查隐患促整改已指导帮扶危化企业四百八十三家次,排查出的问题隐患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已经整改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戴绍志、刘冰洋)“涉及重点监管的加氢工艺流程是否安全规范”“危险岗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训练是否常态化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认真落
观点网讯:7月16日据深交所信息平台显示,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状态已更新为“通过”。该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5亿元,属于小公募类别。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此次债券的承销商为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的受理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并已获
作为广州自持商业最大业主,越秀商管近年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国金”“环贸”“悦汇”三大产品线均迈出了全国步伐,要为规模化发展夯实基本盘。在近日举办的“时光共筑 共赢荆楚”武汉渠道会上,越秀商管宣布,自2013年布局武汉,越秀商管以越秀财富中心、武汉越秀国际金融中心等标杆项目为支点,已构建起涵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