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杨涛
1!2!3!发射!
“1!2!3!发射!”一枚模拟神舟二十号的火箭,从底部喷出大量水花后,层层推进完成升空……这枚在网上走红的“水火箭”发射视频,是浙江湖州一小学老师王印和学生们一起“手搓”制作的。
“火箭主体由塑料瓶制作,以水和空气为‘燃料’,通过向密闭的瓶内加压,再喷射出瓶内的水作为动力升空。最难的还是5个喷口同时发射,误差不能超过0.02秒,不然火箭就会歪掉。”4月29日,王印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他从2021年开始自制火箭,之前还被央视关注过。目前,他们已经自制了轻型、大型、重型等多种型号火箭,最高的达到了3米,能飞百米高,还能实现分级助推、分离和降落回收等,“作为老师,初衷还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培养航天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
自制火箭升空
结合小学四年级知识点 用塑料瓶制作“水火箭”飞天
“我们自制的实验火箭,跟真实的火箭发射原理相同,主要是借助反冲力。”王印介绍,小学四年级会学反冲力这个知识点,它是指当一个物体喷出气体、液体或者固体时,被喷出的物体就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推力。
他说,为了方便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火箭主体选用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将瓶口改装成一个空气阀门,而“燃料”就是普通的自来水和空气。将火箭立在自制的发射架上,用打气筒或气泵向瓶内加气,通过自行车上的刹车线连接阀门,按刹车线来拉动阀门,从而实现“点火”,火箭在反冲力的作用下就会快速升空。
“水火箭发射原理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他说,火箭升空的速度很快,三四秒就能飞到百米高。出水的喷口大小,水和气压的比例等参数很重要,它们是控制推力大小的关键,从而决定火箭是否能以合适的速度顺利升空,此外还给火箭安装了尾翼,来控制其运动轨迹。
他还介绍,自制的火箭追求极限可以飞到200米左右,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一般飞行高度控制在百米,同时飞得太高可能导致降落的更远,也不方便回收。
自制火箭升空
误差不能超过0.02秒 模拟神二十试飞成功
“我们自制火箭不是简单做一次试验,而是当成一个工程项目来做,从2021年开始,除了最基础的火箭,一直再设计制作更多的火箭型号。”王印说,参照真实的火箭命名,根据推力大小,目前自制了轻型、大型、重型等多种型号火箭。
他介绍,一般轻型火箭的高度在40厘米到50厘米,就是一个碳酸饮料瓶子大小;大型火箭则在1米以上,由4个及以上的瓶子串在一起,这种多级火箭就可以实现助推分离,降落回收;还有2米以上的重型火箭,最大的可达3米,由12.9升的水桶制成,飞得更高,载物也能力更强。
他说,目前最新的火箭模拟神舟二十号,火箭捆绑了四个助推器,在上升的过程中,四个助推器会脱落。“最难的是5个喷口要同时发射,误差不能超过0.02秒,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火箭上升过程中可能就会被推歪了,经过多次试验,最终找到了最佳方案发射成功。”
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点燃孩子们的航天梦
“光靠嘴讲解知识点可能抽象、枯燥,就想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们更直观的理解。”王印谈起了当初为何会带着学生们自制火箭,他大学学得机械工程专业,从小也喜欢做手工,就决定尝试一下,没想到取得了意外的成功。
“火箭升空的时候很壮观,很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他说,带着学生们做火箭不是为了最后的发射成功看着热闹、好玩,而是在研究制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过程,孩子们需要适合他们的项目,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有一定波折,让他们去经历、去体会,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造发明。在未来,他们长大后面对不同领域时,也将这种能力应用到工作中。
他说,目前正在研发可垂直回收的火箭,火箭尾部由垂直支架构成,上升时支架收拢变成尾翼,下降时支架展开支持火箭站立,通过旋转降落伞来保证火箭以竖直姿态下降,可直立落地。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2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张萌 摄影报道)近期,烟台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垃圾分类科普基地热闹非凡,成为暑假里备受小朋友喜爱的打卡热点。一周的时间里,芝罘区智迪怡佳德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分6批次走进这里,在生动有趣的探秘活动中开启垃圾分类认知之旅。作为我市垃圾分类科普教育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赟 通讯员 宋庆庆 俞霄日前,2025年“浙哲共富行·青年社科志愿服务项目”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筑梦,智守未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科学教育的课堂搬进乡村、社区、场馆和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融合科学家精神传承与科学探索、职业启蒙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了100余名小朋友参与
生活中垃圾随处可见,不仅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2025年7月25日上午,北宅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中班幼儿带来了垃圾分类教育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哪些垃圾?会把它们扔到哪里?你们会分类扔垃圾吗
近日,南皮县南皮镇社区开办的“暑期兴趣公益课堂”正式开班,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一抹亮色。南皮镇社区已连续两年开办“暑期兴趣公益课堂”。由老师、社区工作人员、大学生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孩子们安排了涵盖兴趣启发、户外运动、安全自护等课程。开班第一天,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了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识,提醒孩
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郭晨)当七月的晚风轻叩窗棂,教育的星火在云端悄然点亮。日前,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六小学召开了期末线上家长会。各任课教师对本学期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各班主任聚焦暑期安全,进行全方位安全教育。重点强调了防溺水安全、交通
晨曦漫过窗棂,潞州区康园中学的书声已琅琅盈耳。“厚德、博学、励志、笃行”的校训,如细雨沁入泥土,文明的种子在师生心间悄然破土、静待花开。日前,潞州区康园中学被命名表彰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如何让无形的“文明”在校园生根发芽?“思政课堂就是我们的主阵地!”副校长申尹龙说。学校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