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赟 通讯员 宋庆庆 俞霄
日前,2025年“浙哲共富行·青年社科志愿服务项目”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筑梦,智守未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科学教育的课堂搬进乡村、社区、场馆和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融合科学家精神传承与科学探索、职业启蒙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了100余名小朋友参与。
奇妙科普实验室
“点燃”科学探索热情
在杭州市滨江晶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水头镇第三小学,实践队队员们化身“科学魔法师”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灵动的机器狗欢快舞动,展现人工智能的奇妙;炫酷的火箭发射模拟实验,在惊呼声中点燃航天梦想;温馨个性化的电路贺卡制作,传递科技的温度;有趣的太阳能卫星模型制作,让科学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实践队队员们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科学实验形式,以浅显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把科学知识送到社区和乡村小学,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为他们播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水头镇第三小学的党总支书记刘元车表示:“这些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让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这种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对激发乡村孩子的科学兴趣非常有帮助。”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科学+”职业探索
AI赋能“照见”未来
“我想当玩具设计师!”
“我想当物理学家!”
“我想当美术老师!”
在“瓯江红”平阳县党群服务中心,实践队的楼文清老师正在通过一个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小岛,生动地介绍着日常生活中各类职业的工作内容、所需技能与素养,带领小朋友们了解每个职业背后的艰辛和乐趣,感受每个从业者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启发孩子思考:长大后要从事什么工作?引导孩子们从兴趣爱好出发,挖掘孩子自身职业兴趣,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价值感,帮助孩子们建立科学的职业观。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此外,实践队队员们还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特别的“未来职业体验”,运用“AI智能生成技术”为每位小朋友精心制作了一张专属的“未来职业照”,带领小朋友们零距离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孩子们第一次如此“真实” 看到了未来可能的自己,当看到照片中身着梦想职业装工作的样子,小朋友们眼神里充满了惊奇、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激动地拍下照片留念。科技把抽象的梦想具象化,每种职业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名词,而是孩子们有努力方向的一个确定目标!实践队员们用科技的温度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职业理想的种子。
传承“科学家精神”
筑牢科技强国之志
在平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队队员张苑琪用饱含深情的讲述,将“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壮阔人生画卷徐徐展开,将科学家精神具象化为孩子们眼前闪亮的星辰,引导孩子们更好学习认识和了解科学家精神,立志做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
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钱学森爷爷的爱国故事,并用纸笔写下对钱学森爷爷想说的话,稚嫩却真挚的笔迹,向这位从未谋面却已深深走进他们心中的科学家爷爷倾诉心声。有的表达钦佩,有的诉说自己的科学梦想,有的则立下努力学习、科技报国的志向。此刻,榜样的力量穿越时空,在孩子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他们真切感受到科学家们深厚的家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及甘于奉献的无私品格。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深入走访调研
精准对接科普需求
科普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单向传递,更是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双向对话。活动之外,实践队员深入乡村小学、社区、科技馆等单位开展科普需求调研,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式,精准捕捉学校、社区、家长、青少年对科普活动的真实态度和具体期待。
“孩子们不仅想知道‘是什么’,更渴望理解‘为什么’和‘怎么来的’,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科学探索机会。”一位参与调研的家长这样反馈。这些宝贵的一手资料,将为团队后续优化“科普+”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科普需求提供坚实支撑。
活动现场
实践队依托工科专业背景+社科赋能,以“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播撒创新种子,助力成长成才”为准则,通过开展进场馆、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的“四进”科普活动和融入科学家精神、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的“三融”举措,引导青少年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从知识积累到思维培养,推动科普资源的广泛覆盖,助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贡献青春力量。
学校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平昭高速建成后在平乐东互通与包茂高速实现对接。近日,在建的平昭高速公路最后一个隧道——狮子山隧道实现双线贯通,标志着平昭高速建设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为2025年底全线通车扫清最后障碍。平昭高速公路项目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年)》高速公路规划布局中“纵2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起于桂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2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张萌 摄影报道)近期,烟台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垃圾分类科普基地热闹非凡,成为暑假里备受小朋友喜爱的打卡热点。一周的时间里,芝罘区智迪怡佳德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分6批次走进这里,在生动有趣的探秘活动中开启垃圾分类认知之旅。作为我市垃圾分类科普教育
今年以来,贵阳市生态环境执法支队持续强化业务培训,努力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和实操技能。其中,7月23日,根据市生态环境执法支队安排,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生态环境执法大队邀请贵州建信和贵州筑信两家水务环境产业公司有关专家,在新庄污水处理厂二期,为我市参加“2025年贵州省生态环境执法技能比武”
为增强全民防溺水安全意识,7月25日晚,“7·25”世界防溺水日安全教育主题展演活动在沙市码头举行。活动在开场舞《乘风破浪》中拉开帷幕,《防溺水之歌》和《防溺水三句半》等节目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现场群众普及安全知识。主持人通过情景对话和互动问答等形式,与观众共同学习防溺水“六不准”原则。蓝天救援队则进
道在笔墨绘气象,写意精神立风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大师列传》(第五季)《张立辰:道在笔墨 写意精神》将于7月27日在总台央视科教频道(CCTV-10)21:50档播出,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本集聚焦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美院教授张立辰的艺术创作之路。他自幼热爱艺术,转益多师,精研大写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赟 通讯员 宋庆庆 俞霄日前,2025年“浙哲共富行·青年社科志愿服务项目”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筑梦,智守未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科学教育的课堂搬进乡村、社区、场馆和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融合科学家精神传承与科学探索、职业启蒙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了100余名小朋友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