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观察】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学科由我国近视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褚仁远教授于1973年开设,期间,创建了国内首个“隐形眼镜专科门诊”,1994年成立屈光专科,2002年视光中心在宝庆路成立。建有国家卫健委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亚太地区ICL培训中心、亚太国际屈光手术与SMILE培训中心、全国角膜塑形安全监控委员会发起单位之一、近视精准防治示范中心、上海市眼视光学研究中心、眼内镜近视矫治中心。学科拥有终身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8名、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17名、中级职称20人,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资深会员3名及十余名博士团队。学科获得过我国眼视光学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及临床医疗成果奖等,已发表SCI论文超300篇。
2025年5月6日,我国近视屈光手术领域迎来新时刻:视光学科周行涛、王晓瑛教授团队完成我国第一例新全飞10秒扫描SMILE Pro手术。患者术后1小时视力即已达0.8,次日复查视力达1.0,同批患者术后视力均在1.0及以上,手术取得理想成效。
自2008年引入飞秒技术、2010年在我国率先开展全飞秒手术以来,视光学科凭借其深厚专业积淀和卓越技术实力,成为行业标杆。周行涛、王晓瑛教授带领的屈光手术团队,更是扎根临床一线,用创新与坚守,为全飞秒手术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至今已累计完成超26万例SMILE手术,连续多年保持全球单中心近视手术量第一的同时,以质量为本,以临床研究促进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以“亚太国际SMILE与屈光手术培训中心”为平台向国内外医生传授新技术,带教包括美国、德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345家医院548名近视激光手术医生,培训全国屈光技术相关学员4000多名。在国内率先开展快速角膜交联,最早报告远视SMILE自体透镜术、SMILE表面镜术,让中国经验引领、带动国际屈光手术领域。
此次采用的是激光扫描时间超快到10秒之内的SMILE Pro全飞秒激光,该手术的成功开展离不开新一代VISUMAX800设备的助力。这不仅是技术效率的显著提升,更意味着角膜屈光手术正式迈入“超快、智能、更安全”的崭新时代。相比传统手术,SMILE Pro在治疗精准度、患者体验等方面实现新的飞跃,为广大近视患者带来新选择,开启屈光手术新篇章。
周行涛、王晓瑛教授诊治患者后表示,要用技术创新守护视觉健康,要让技术有温度,让尖端设备不仅是参数的升级,更要成为患者可感知的服务升级,“技术创新+临床实践”双轮驱动为医疗提供更好支持。SMILE Pro技术落地医院的全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医院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全链路纪实,见证“中国速度”背后的匠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北京报道 时至今日,人工智能早已不在庙堂之上,而是渗透进入我们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相关纠纷也逐渐涌入司法领域。9月1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发布会发布涉人工智能案件审理情况,提及该类案件增长较快,纠纷类型也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当前,司法裁判对于市场行为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
人民网北京8月29日电(记者夏晓伦、许维娜)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行业应用需求和基础能力供给协同推进,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安全治理、全球合作等6大行动。为何在现阶段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的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中医思维内科专 刊 作者| 郑玉玲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玉玲 全国名中医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摘 要• 肝癌发病是因正气亏损而导致痰、瘀、热、毒等邪气凝聚,是因虚而致实,因虚而患病,总的病性为虚实夹杂。而正虚为本、邪毒为标,多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骆亲亲 鲁美丽 记者 杨子宸8月6日早晨,杭州市急救中心调度大厅如往常一样繁忙有序。调度员盛奕阳迅速接起电话:“你好,急救中心!请问事发地点在哪里?”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了焦急与恐慌:“喂!救护车!有工人叫不应了,在抽搐!人在地下室,我上来打电话的,地下室没信号……”关键信息瞬间
“手术做完了就能正常走路了?”很多刚做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都会有这个疑问。其实,手术只是“换零件”,真正让关节“用得久、用得好”的关键,是术后的科学康复。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讲清楚——从术后第1天到3个月,每个阶段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篇搞定!一、先搞懂:为啥康复比手术还重要?髋关节置换
蓝鲸新闻8月14日讯(记者 武静静)大模型热潮之后,具身智能正成为下一个叙事中心。人形机器人也因此被推上浪潮之巅,但泡沫与真金常常难以分辨。2025年,因人形机器人的热度,及“杭州六小龙”之一的称号,云深处被推到公众视野中央。云深处创始人朱秋国向蓝鲸科技坦言:“这个身份让更多人关注我们,但我们更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