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多日的高温天,热得人仿佛被扔进了蒸笼,但你知道吗?当你在吐槽高温时,身体里的每个器官都在硬扛热浪的“烤”验,通过多层防御机制来维持平衡。今天,济南市疾控中心疾控小卫士带你get高温防护技能,助你科学应对高温热浪的“围攻”。什么是高温热浪
“高温热浪”又叫高温酷暑,是一个气象学术语。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对高温热浪的研究方法不同,其判定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国际上尚未有统一、明确的定义。我国一般以日最高气温≥35℃作为高温的标准,持续多天(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称为高温热浪。
人体如何对抗高温?
身体的三层“降温防线”
第一道防线:
出汗——自带“液体空调”
当温度升高,身体会通过皮肤排出汗水,借助蒸发带走热量,就像给身体装上了“天然冷却系统”,帮助我们身体降温。
第二道防线:
血管扩张——打开“散热通道”
高温时,皮肤血管会主动扩张,让更多血液流向体表,加速散热过程。
第三道防线:
心跳和呼吸加速——“循环泵”全力运转
面对高温,身体会自动作出反应,加快心跳速度和呼吸,增加血液循环,以帮助散热。
高温热浪对人体的影响
影响体温调节
大量出汗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随汗液流失,引发肌肉痉挛;若汗腺“累到罢工”,皮肤停止排汗,热量无法散发,体温会急剧飙升。
影响心脑血管系统
虽然通过出汗可蒸发散热,但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液黏稠、血管扩张、内脏供血减少,从而加重心血管负担。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当体温突破40℃,中枢神经系统会“失灵”,出现意识混乱(谵妄)、身体协调障碍(共济失调);更严重时,会引发肝肾功能衰竭,甚至出现致命的凝血功能紊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如何应对高温热浪
面对飙升的气温,个人防护尤为重要,及时关注济南疾控官网高温预警平台,及时接收高温预警信息,查看防护建议,保护个人身体健康。
记者:苏珊 通讯员:楚欣龙 李林林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
扬子晚报网7月19日讯(通讯员 黄敏 记者 张可)连日来,南京持续遭遇高温“烘烤”,在烈日“炙烤”考验下,生活垃圾极易腐败产生异味,垃圾分类亭房的清洁维护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鼓楼区城管部门创新“执法+环卫”联动模式,启动高温天气垃圾分类亭房专项清洗行动,以精细化治理守护城市文明窗口。在社区垃
【来源:青海日报】温馨提示炎热天气人体消耗大,建议大家及时补充水分,出汗过多时,适当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水,并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可以增强免疫力。同时保持室内通风,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定时开窗换气。外出时,最好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户外工作者需做好防晒措施。
近日,河南信阳一名37岁快递员坚持在高温天气送快递,不幸突发热射病,经抢救无效逝世。连日来高温也席卷全川多地,四川省气象台高温蓝色预警,预计到17日,盆地东部日最高气温38-40℃,其中达州、广安、资阳、内江、自贡、泸州6市的局部地方可达40℃以上,一、认识“中暑”:不只是头晕那么简单1.通俗理解:
扫码、开柜、放入电量不足的电池,再开柜取出新电池,全程不到30秒。7月9日14时许,在阜城双清路中清河旁的阜阳铁塔换电柜处,外卖骑手李明涛一气呵成完成换电操作。“换好电就能接着跑单,一点儿时间都不耽误。”李明涛笑着说,自从1年前用上铁塔换电服务,遍布阜城的换电柜就成了他的“能量补给站”。“这种电池还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央气象台今天(7月14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相关地区及时采取举措,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今天,中东部高温持续。新疆、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局地最高温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为应对高温,各地采取多举措为城市降温,开辟公共场所提供给劳动者避暑纳凉。在湖北武汉,当地加大智能喷淋装置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河北南部、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北部、陕西关中、四川盆地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至41℃,大部地区湿度较大,体感闷热。每当遇到高温天气,总有公众感觉“怎么比预报的温度更热”,也有网友怀疑气象部门的高温预报会不会“刻意压低数值了”?“气象工作者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