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信阳一名37岁快递员坚持在高温天气送快递,不幸突发热射病,经抢救无效逝世。
连日来高温也席卷全川多地,四川省气象台高温蓝色预警,预计到17日,盆地东部日最高气温38-40℃,其中达州、广安、资阳、内江、自贡、泸州6市的局部地方可达40℃以上,
一、认识“中暑”:不只是头晕那么简单
1.通俗理解:中暑是身体在高温环境下“散热失灵”,热平衡和(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体温升高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全身性疾病。
主要表现:体温异常升高:核心体温超过40℃是典型表现。
2.意识障碍:头晕、头痛、注意力下降、意识模糊、胡言乱语(谵妄)、抽搐、甚至昏迷。
3.皮肤与出汗变化:可能大量出汗,也可干热无汗(这是身体停止出汗散热的危险信号)。
4.循环系统异常:心跳加速、脉搏细弱,血压可能先升高后降低。
5.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严重时可能出现腹泻或腹痛。
6.当身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请马上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喝水,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如继续待在高温环境或高强度活动,就可能发展为需要医疗救助的职业性中暑,也就是热痉挛、热衰竭或热射病。
二、热射病有哪些表现?
疾控专家表示,热射病死亡率很高,会迅速引发全身多个器官(脑、心、肝、肾、肌肉等)严重损伤甚至衰竭。必须立即送医急救。它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出现谵妄、昏迷等症状。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三、个人如何预防职业性中暑?
1.勤补水和盐分:不要等渴了才喝!少量多次饮水。大量出汗时,喝含电解质的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盐分。
2.注意降温与适应: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太热时,用湿毛巾擦身降温。出汗后别立刻对着空调猛吹!先擦干汗或换掉湿衣服,再进空调房休息。
3.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含水量高的),少吃油腻辛辣。
4.充足休息:保证睡眠,恢复体力。睡觉时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身体。
四、发生职业性中暑怎么办?(怀疑热射病)
这是急症!立即拨打120!
自救tips:
1.迅速降温是第一要务!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2.脱去多余衣物,用一切可用方法快速降温:冷水浇淋、湿毛巾或冰袋(包薄布)敷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大血管处,强力扇风。
3.持续监测体温:努力将体温降到38.5℃左右。
如患者抽搐,防止其咬伤舌头(不要强行塞东西),避免坠床。
4.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呕吐,将头偏向一侧。
5.不要给昏迷者喂水!可能呛入气管。
6.在急救人员指导下或迅速送医!热射病需要专业的医疗支持(如输液、器官支持、血液净化等)。
(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四川省疾控中心)
湘西少年的雪域情缘—李茂蓬从进军西藏到建设西藏,十八军将士用青春与牺牲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担当。这是一段段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一部部镌刻在雪山之巅的英雄史诗,在老战士的深情讲述中,再现了他们用生命丈量雪域高原的壮烈征程。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让我们以十八军老战士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为引领,进
扬子晚报网7月19日讯(通讯员 黄敏 记者 张可)连日来,南京持续遭遇高温“烘烤”,在烈日“炙烤”考验下,生活垃圾极易腐败产生异味,垃圾分类亭房的清洁维护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鼓楼区城管部门创新“执法+环卫”联动模式,启动高温天气垃圾分类亭房专项清洗行动,以精细化治理守护城市文明窗口。在社区垃
【来源:青海日报】温馨提示炎热天气人体消耗大,建议大家及时补充水分,出汗过多时,适当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水,并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可以增强免疫力。同时保持室内通风,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定时开窗换气。外出时,最好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户外工作者需做好防晒措施。
近日,河南信阳一名37岁快递员坚持在高温天气送快递,不幸突发热射病,经抢救无效逝世。连日来高温也席卷全川多地,四川省气象台高温蓝色预警,预计到17日,盆地东部日最高气温38-40℃,其中达州、广安、资阳、内江、自贡、泸州6市的局部地方可达40℃以上,一、认识“中暑”:不只是头晕那么简单1.通俗理解:
扫码、开柜、放入电量不足的电池,再开柜取出新电池,全程不到30秒。7月9日14时许,在阜城双清路中清河旁的阜阳铁塔换电柜处,外卖骑手李明涛一气呵成完成换电操作。“换好电就能接着跑单,一点儿时间都不耽误。”李明涛笑着说,自从1年前用上铁塔换电服务,遍布阜城的换电柜就成了他的“能量补给站”。“这种电池还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央气象台今天(7月14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相关地区及时采取举措,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今天,中东部高温持续。新疆、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局地最高温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为应对高温,各地采取多举措为城市降温,开辟公共场所提供给劳动者避暑纳凉。在湖北武汉,当地加大智能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