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朱浙萍
眼下,一年一度的美院毕业展正在各地上演。从中央美术学院的“逐光而行”到中国美术学院的“七十二变”,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科融合”到四川美术学院的“开放的六月”,一场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毕业展,不仅是青年学子创造力的集中呈现,也在“破圈”传播中,引发线上线下持续关注,成为社会美育的重要现场和鲜活实践。
今年美院毕业展有多火?看线下,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日均接待量超万人次,其中逾七成是非专业的市民。中国美术学院3000余件作品,在三大校区及浙江美术馆等七大展区同步展出,预约门票要“拼手速”,热门展品前人头攒动。看线上,毕业作品展相关话题屡屡刷屏,爆款作品不是占据媒体平台热搜榜,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作品《祷》,在社交媒体发布后,点赞量迅速超40万次。
象牙塔里的艺术何以爆火?答案或许就藏在对社会关切的主动回应中,与公众积极对话的创作理念里。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作品《祷》,将古典圣母像和现代消费符号结合,看似华贵的人像,实际上是个木偶,气泡膜、欧根纱、廉价首饰等材料层层堆砌。中国美术学院机械装置作品《滴动仪》,水滴滴落于中央罗盘,细密波纹向外扩散,古今交辉中,呈现中式哲学中微小变化与宏大秩序的联系。西安美术学院《她的24小时》,众多嵌入女性劳作剪影的“时钟”,呈现女性在社会与家庭双重压力下的处境……年轻学子们以作品直面内心、映照时代,准确切中了当代人的集体关切,让公众在“看得懂”“能共情”中,真切感受到艺术也可以如此具体,有如此深入人心。
事实上,在每年的美院毕业展中,关于“看懂”的讨论都会拉开帷幕。在一些爆款作品刷屏网络的同时,也有不少观众抱怨、质疑一些作品“不知所云”“晦涩难懂”“自说自话”。“看不懂就对了,看懂是意外,看不懂才是常态”,成了不少人对艺术作品的调侃。
艺术欣赏有一定门槛,但艺术创新也意味着对认识和审美舒适区发起挑战。若是走向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话语体系,切断了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就等于在艺术与公众中横亘了一堵无形之墙,失去了引发共情的精神内核。艺术不应该是悬浮于云端的美学孤岛,启发对社会和时代的思考或共鸣,是其不可缺失的重要价值之一。
让艺术唤醒共鸣,要敢于打破“高高在上”的审美壁垒,鼓励艺术家在现实议题与抽象表达的交融里挖掘新意,让艺术作品既彰显形式之美,又承载着对时代命题的思考和回响。从生活的矿藏中提炼艺术真金,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源头活水,以鲜活的语言,可感知的方式,展现时代变迁中的社会百态,在与公众、与时代的对话中,夯实价值的根基,收获勃勃生命力。
让艺术破界生长,还要勇于走出象牙塔,主动融入公共空间,成为滋养公众的精神养分,成为一座城市的美育课堂。近年来,各大美术院校都在转变观念,加强与公众互动,让展览走向广阔社会。比如,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作为杭州独具韵味的文化金名片,自2009年开始,就汇聚毕业作品面向公众集中展示,经过十多年努力,已经成为联动各界、遍布全城的艺术盛宴,关于艺术的启蒙、创意的激荡,融入杭州的城市气质,为美育事业发展注入青春动力。
当艺术不再只是单向的表达,而是双向的对话;不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开放的生态,必将催生更多兼具学术探索与人间烟火的作品,与越来越多观众的温暖目光相遇,实现更多默契,收获更多共鸣。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把刻刀、一张素纸剪刻出一幅13.42米的长卷浓缩了总长134.2公里平陆运河的壮阔图景近日,南宁剪纸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再旺耗时一年半精心创作的巨幅剪刻纸作品《龙腾运河》正式完成。这幅作品巧妙地将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及其沿线壮美广西风光融进传统剪纸技艺,让人们跟着非遗看广西。杨再旺介绍《龙
7月8日,是“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为更好的提升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和质效,爱心人寿将以 2025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公司在专、慢性病群体及老年人群体的保障及全程健康干预等领域探索更多实践成果,以“爱和责任”为纽带,践行“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为民生健康保障构筑“保险+
近日微信安全中心公布六月十大朋友圈热度谣言1、中考后收到“查分”“作弊”短信?近期,山东烟台部分考生家长收到“山东招生办”短信,称考生因“捡笔作弊”需交补考费或付费“可提前查分、填志愿”。真相经核查,此类信息均为电信诈骗;凡是声称“监测到考场偷看”“提前查分”“提供内部指标”“付费提前录取”“助学金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辽宁博雅书画院艺术名家风采,由辽宁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与辽宁省文化馆联合主办,辽宁博雅书画院承办的“奋进新时代笔墨映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书画精品展,7月1日在辽宁省文化馆隆重开幕。展览开幕前签署了《辽宁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与辽宁省文化馆
夏日是光影交织的季节,是生命蓬勃的瞬间。无论是斑驳的树影、摇曳的荷塘、热烈的骄阳,还是暮色中的蝉鸣、雨后的彩虹、街角的烟火气,都是夏日独有的温度与故事,我们期待您用镜头记录下来。《荷影》组照一 上游拍客 徐辉 摄于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花田坝子《荷影》组照二 上游拍客 徐辉 摄于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花田坝
来源:中国台湾网赖清德“杂质说”引爆岛内民怨。(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近日在所谓“团结十讲”第二讲中宣称,要“透过一次次选举罢免,像打铁铸剑般千锤百练,打掉杂质”。一席惊人言论搅动台湾社会,“杂质说”在岛内持续发酵。杂质,意为某种物质中所夹杂的不纯成分。赖清德口中的“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