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老年人消费提示,提醒老年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远离诈骗陷阱。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老年人追求健康养老的美好愿望推动“保健”市场日益繁荣。一些不法经营者炒作“保健品”概念,通过低价旅游、免费讲座、免费鸡蛋以及“包治百病”等形式,设置套路与陷阱,对产品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诱导老年人消费,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
中消协提醒老年朋友在选购“保健品”时,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认清“保健品”本质,科学理性消费。所谓“保健品”产品数量众多,大致分为用品类和食品类。用品类一般包括保健功能纺织品、保健器械、五官保健用品、生殖健康保健用品等外用产品。食品类主要包含经注册或备案的保健食品、按照国家标准、声称营养成分功能的普通食品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保健食品不能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选购产品时,切记认清产品本质、查看产品功能或功效是否经过科学验证,切勿把食品当药品、把用品当医疗器械,更不要过度依赖“保健品”。身体不适、治疗疾病要去正规医院就诊,避免贻误病情。
警惕虚假营销套路,远离消费欺诈。不法商家常常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选购过程中要做到“三个注意”:一是注意警惕“免费”陷阱,避免被免费健康讲座、免费体检、免费礼品等诱导进入消费陷阱。二是注意拒绝夸大宣传,果断拒绝违背科学常识、宣称具有“神奇疗效”“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三是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场、超市、连锁店或网店选购,避免通过街边小摊、无证无照小店、陌生人推荐等渠道购买。
增强防骗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消费者要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坚持“三个多”用心。多学习防骗知识。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等渠道发布的防骗信息,了解不法分子的常用伎俩和诈骗手段,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多听取家人意见。购买大额商品前,应与家人多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关注消费维权。一旦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可以及时拨打12315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或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胡克青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金融市场划出了一条清晰的“适当性”红线。这不仅是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升级,更彰显了金融管理部门以规则完善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心。适当性管理是当前金融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核心就是让“适当的消费者购买适当的产品
近日,无3C标识充电宝禁上国内航班新规引起消费者对产品认证标识的关注。消费者在查看有无3C认证标识时,也对CE、FCC、RoHS等许多由英文字母组成的标识和火苗、箭头、垃圾桶等图标产生兴趣。“这些标识都代表什么意思?”有消费者提出疑问。调查 “这堆图标啥意思?”近日,记者在东方新天地商场的一店铺内看
文 | 长青研究社,作者 | 申斐莞,编辑 | 潘利恒“有她在,我心里踏实。”诊室外的长椅上,78岁的周奶奶等待叫号,而她口中的“她”是陪诊师汤孝琴,她要陪独居老人周奶奶检查身体。从挂号窗口到诊室,再到药房,她熟练地穿梭在医院的楼梯间和走廊,不时蹲下身向老人解释下一个步骤。在上海,这座户籍老人占比近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发布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情况(CPI)。调查数据显示,6月份,辽宁CPI同比上涨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列全国第12位。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环比下降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列全国第28位;1月至6月平均,比
今年以来,沁县农商行立足本土市场,全力抓好“晋享e付”产品营销,通过精准施策、产品联动、服务升级、强基固本等多项举措,全面推动收单业务扩面增量。精准施策 激活潜在客户需求。 全员以“周三全员营销日”活动为契机,开展全面营销走访,精准定位交易频繁却未开通二维码收单的商户,建立专属潜在客户清单,并结合商
维峰电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板端连接器产品可用于PCB板以供模块厂使用,公司目前主要是直接面向下游的模块厂供货,并非向PCB板生产厂商销售产品。公司专注于连接器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以满足终端市场对高性能电子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