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于志强
光的超越
90年代,我常在香港接待内地和全球的朋友,白天参观中银大厦,建筑上银色的铝板反射阳光,中银大厦在阳光中熠熠生辉;夜晚乘轮渡从港岛到九龙,回望港岛夜景,贝聿铭将灯光直接投射到建筑上,金属的反光使中银大厦在光芒之中熠熠生辉。
我们邀请法国灯光大师乔治·贝纳(Georges Berne)为英蓝中心设计灯光。
贝纳1985年成为全球第一个独立的灯光设计师,开启中立的专业照明服务。1986年,他与建筑师 Roland Simounet合作,设计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照明项目,在全球首次采用隐藏光源的照明沟方式;1990年,他与贝聿铭合作设计卢浮宫照明,开启了与卢浮宫长达30年的合作,他为蒙娜丽莎和卢浮宫作品进行灯光设计,并设计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照明;2007年,受英蓝邀请为北京金融街英蓝国际金融中心陈逸飞的未竟之作大漆壁画《今夜无人入睡》设计灯光。
“灯光设计不仅是给建筑穿一件外衣,或是化妆,它更像是灌溉建筑的肌体、丰满它的灵魂,杭州英蓝中心的灯光是一项具有启发性的艺术作品。”
——法国灯光大师乔治·贝纳
英蓝中心的灯光设计,遵循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包括本纳道为建筑搭建的现代主义形状,斯特凡荷兰风格派的外立面,但它同时为该项目提供了夜间新的景象,而不是白天影像的重复;它将现代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贯穿其中,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是创作的精神背景和艺术参考;它更具革命性的是,将建筑外立面灯光由室内呈现,开启建筑灯光的新篇章。
大堂灯光设计遵循 “见光不见灯” 的原则,将灯光打向天花,通过漫反射,光线自然洒落,营造出柔和、均匀且富有层次感的光线环境。
©Pei Architects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新探索
我们延伸 “LESS IS MORE” 的极简理念,强调材料的现代性,室内空间犹如一座最现代的博物馆。
大堂的墙裙精选超白玻璃,经过十五道雕刻打磨,呈现出微小规则的波浪起伏;壁面莹润,如玉般润泽;灯光的投射角度经过精密计算,映照玻璃墙裙,泛出细腻的光影变化。
大堂前台采用不对称悬挑设计,呼应建筑空间的不规则对称。
项目唯一使用的天然材料是Bank Tower大堂地面石材,一款呈灰蓝色的贝加尔冰花,晶莹剔透,呈现出独特的光影变幻,整个空间静谧、灵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于志强光的超越90年代,我常在香港接待内地和全球的朋友,白天参观中银大厦,建筑上银色的铝板反射阳光,中银大厦在阳光中熠熠生辉;夜晚乘轮渡从港岛到九龙,回望港岛夜景,贝聿铭将灯光直接投射到建筑上,金属的反光使中银大厦在光芒之中熠熠生辉。我们邀请法国灯光大师乔治·贝纳(George
我发觉,近来自己爱发的一句感慨是:“不至于。”一我家在沪上一处著名的“网红老建筑”附近,算一算,搬过来已经整整三十年了。记得刚搬来那时候,周围环境就很好,但很冷清,说得高雅一点是“闹中取静”。对于居家的实际而言,买菜、买日常用品极不方便,常常需要在周边慢慢逛上一大圈,才能把想要采购的各样东西勉强凑齐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在便捷人们出行的同时,滥用远光灯导致的“强光眩目”问题日益突出,备受诟病。车辆灯光是道路交通的“语言”。滥用远光灯损人不利己,既威胁他人安全,也增加自身事故风险。其根源之一在于部分驾驶员存在“权利滥用”心态——在公共道路上过度追求自身便利,忽视他人安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电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我国著名建筑设计专家、原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校友唐葆亨先生于2025年7月7日晚8时54分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唐葆亨先生唐葆亨先生于1927年9月出生于浙江兰溪,197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考入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就读于
“南明区祥盛·观景铭苑小区工程边坡有石块掉落!”接到小区商户李先生向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反映的情况后,南明区多部门和属地街道赶赴现场核实。经勘测,石块是房开公司遗留的建筑垃圾。6月23日,街道已协调房开将掉落的石块悉数清理。6月19日,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融媒问政面对面”栏目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小区AG栋
在深圳光明科学城核心区,一艘承载着人类探索未知勇气的“科技飞船”——深圳科技馆新馆已于2025年5月正式启航。作为深圳市“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之一,这座建筑面积达12.83万平方米的地标性建筑,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主题,融合前沿科技与沉浸式体验,完美诠释“科技、生态、艺术”理念,成为深圳面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