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祥盛·观景铭苑小区工程边坡有石块掉落!”接到小区商户李先生向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反映的情况后,南明区多部门和属地街道赶赴现场核实。经勘测,石块是房开公司遗留的建筑垃圾。6月23日,街道已协调房开将掉落的石块悉数清理。
6月19日,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融媒问政面对面”栏目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小区AG栋东侧是一处约10米高、5米宽的边坡,楼栋与边坡之间有一条约10米长、1.5米宽的“L”型木栈道。栈道拐角处,自边坡落下的大石头一摔为二,成了脸盆大小的两块;木栈道被砸出两个脚掌大的破洞。“这条路常有居民经过。幸好大石头只是砸坏木头路,下次万一砸到人就麻烦了。”李先生担心边坡发生滑坡,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核实状况,消除安全隐患。
边坡落石把木栈道砸出大洞。
接到市民反映后,6月20日,南明区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及太慈桥街道办事处赶赴现场核实。
“我局邀请专家现场勘测后确认,落石是房开公司遗留的建筑垃圾,并非地质灾害因素引起。”南明区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保护修复(二)科科长段永明告诉记者,该局当天向太慈桥街道办事处提出处置建议——首先,立即封闭落石风险区域,禁止人员进入;其次,在清除建筑垃圾前,安排值守人员加强巡查、监测,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最后,建议行管部门及时组织责任单位,全面清理边坡遗留的建筑垃圾及松动物体。
边坡留存建筑垃圾处。
南明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黄添在现场接受采访。他说,该局获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协同街道拉设了警戒线,张贴安全提示,引导居民绕行。
现场拉设警戒线。
属地办事处亦是应声而动。“我们积极协调房开公司清理遗留石块。施工人员采用高空作业方式,在6月23日完成了清理工作,共清理遗留石块约10公斤。”太慈桥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马龙表示,安全隐患已排除,木栈道恢复正常通行。下一步,街道办将加强该区域巡查,并对辖区内存在类似山体或边坡的小区进行排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施工人员悬挂安全绳清理石块。
记者 刘欣宇 任璐瑶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2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张萌 摄影报道)近期,烟台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垃圾分类科普基地热闹非凡,成为暑假里备受小朋友喜爱的打卡热点。一周的时间里,芝罘区智迪怡佳德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分6批次走进这里,在生动有趣的探秘活动中开启垃圾分类认知之旅。作为我市垃圾分类科普教育
盛夏时节,生机盎然。长春处处激荡着实干争先的奋进力量。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长春市精心研究谋划、迅速启动部署,持续一体推进学查改,全力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6月17日,长春正式启动领导干部“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生活中垃圾随处可见,不仅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2025年7月25日上午,北宅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中班幼儿带来了垃圾分类教育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哪些垃圾?会把它们扔到哪里?你们会分类扔垃圾吗
路边停放的车辆近日,家住扬州盛城世家的居民童先生来电反映,小区南侧的道路改造后,违停现象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目前每天还会有少量货运车辆占道停车,影响路人通行。童先生告诉记者,小区南门外的翠月路未改造之前,两边停满了占道车,每天过路的骑车行人通行困难,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条道路改造后,占道情况有很大改
本报讯 7月17日,于洪区城管局联合城东湖街道组织辖区党员开展“党建引领新时尚——‘垃圾去哪儿’探秘之旅”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的观摩体验,让党员们更直观地看到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环节。提高党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一批退休党员参与,充
扬子晚报网7月19日讯(通讯员 黄敏 记者 张可)连日来,南京持续遭遇高温“烘烤”,在烈日“炙烤”考验下,生活垃圾极易腐败产生异味,垃圾分类亭房的清洁维护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鼓楼区城管部门创新“执法+环卫”联动模式,启动高温天气垃圾分类亭房专项清洗行动,以精细化治理守护城市文明窗口。在社区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