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消息:眼下正值小麦、油菜丰收季,石首市在紧抓农作物收获的同时,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机械化打捆离田及资源化回收利用,昔日令人头疼的秸秆变身为"致富草",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石首横沟市镇泥港子村的小麦种植基地,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映入眼帘。当一块区域收割完毕后,秸秆搂草机和打捆机迅速合作“上岗”,地里的秸秆被机器“吸入”,经过压实、固定等操作后,一个长方形草垛被“吐出”,整齐地“躺”在田里。随后,秸秆夹包机赶来,将草垛逐个夹进运输车内,运往农作物秸秆收储点。整个过程衔接紧密,高效实现“作物机收+秸秆离田”同步工作。
在石首新厂镇的秸秆集中堆放点,附近的村民们将一车车油菜秸秆运输到这里。大家通力合作,将秸秆依次铺平整,打捆机便开始运作,将油菜秸秆“变身”为圆柱形的草捆。随后,这些草捆被运往秸秆收储点依次堆放整齐,即将发往云、贵、川等地,作为牲畜的优质饲料。
据了解,石首市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总计122万余亩,秸秆全年可收集量约34.4万吨。通过秸秆收储、加工、利用产业链的进一步健全,预计今年秸秆离田利用量可达10万吨以上。近年来,石首市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引导广大农户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意识。同时,积极组织做好秸秆离田工作,优化收储运体系,让秸秆真正实现“秸”尽所能,从影响生态环境的“包袱”转变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绿色财富”。
荆州新闻网消息:眼下正值小麦、油菜丰收季,石首市在紧抓农作物收获的同时,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机械化打捆离田及资源化回收利用,昔日令人头疼的秸秆变身为"致富草",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石首横沟市镇泥港子村的小麦种植基地,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映入眼帘。当一块区域
入夏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旬阳市白柳镇多个村(社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农作物生长受阻,部分群众生活用水紧张。面对严峻形势,白柳镇人大迅速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组织代表深入抗旱一线,在田间地头书写履职为民的生动答卷。烈日炎炎,白柳镇人大主席宋猛带队先后到各包联片区通过实地查看水源、到农户家中了解
【来源:半岛晨报】海南海口火山荔枝抢“鲜”出圈“妃子笑”价格下降40%近日,记者从浙江宁波果品批发市场了解到,今年“荔枝季”,“妃子笑”开启了“平价模式”,批发价从每公斤120元降至70元,跌了约40%。“凌晨刚到的海南来的300箱‘白糖罂’荔枝,一上午就卖出200多箱!”摊主吴连武整理着剩余的存货
来源:安徽日报 通讯员:宗禾 记者:李浩 杨竹 许昊5月6日下午,省委书记梁言顺赴宿州市砀山县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资源禀赋,壮大特色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皖北地区全面振兴步伐。省委常委、秘书长单向前参加。5月6日,省
4月28日,太钢不锈公布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为23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增长5506.92%,成功扭亏为盈。 钢铁行业近年来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主流产品价格显著下跌,对太钢不锈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太钢不锈全力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促进生产经营稳健运行,2024年经营业绩开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赛晓涛 通讯员 李瑞强 孙晓彤中原沃野,春潮涌动。在豫北平原的农耕腹地,一场以科技为犁、改革为钥的现代农业变革正悄然重塑千年农事。南乐县——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县,如今正以“五良融合”的创新实践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命题。筑牢“中原粮仓”硬核根基在南乐县高标准农田里,北斗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