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数字经济项目签约会暨数据产业主题推介活动现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河北区、津南区四个特色区域,围绕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定位,积极开展交流推介。
其中,天津港保税区具备智慧港口、数字产业集群良好基础,兼有数字贸易、数据跨境创新优势;滨海新区高新区突出信创等高端产业体系完善、数据要素龙头企业聚集等硬核实力,展示人才、金融、园区等资源优势;河北区依托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华为天津区域总部两大特色招牌,积极招引人工智能、数据以及智能车联网等产业聚集;津南区则结合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海河教育园、医疗教育配套等方面优势,邀请企业、人才入驻。各区域以开放姿态为企业提供丰富选择,诚邀企业共享发展机遇,共同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添秤赋能。
搭建“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
作为我国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天津港保税区目前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近年来,保税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个协同平台,支撑100余个应用一体化运行,实现千兆网络全覆盖并与超算中心专线连接。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成效显著,联合金融机构搭建生态体系,拥有3家国家级卓越工厂、19家市级先进的卓越工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千亿元,集聚核心规上数字经济企业超300家。人工智能领域与高校共建实验室,联合企业开发大模型应用。数字贸易方面,创新仓单质押、产能预售模式,搭建了跨境数据服务中心和服务贸易窗口,将企业填报项精简,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李金辉局长在推介环节介绍道:“下一步,我们将以数字贸易等方式,与上合国家之间搭建‘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重点推动数字贸易园和跨境数据港建设,其中,数字贸易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环境良好。跨境数据港汇聚了神州租车等大量数据资源丰富的企业。最后,我们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前正在探讨搭建离岸数据中心,推动‘来数加工’及‘外数中算’模式在天津落地发展。”
聚力数字经济 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于磊副局长介绍,滨海高新区构建了“1+1+3+X”产业体系,其中新经济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2024年实际营收突破千亿元。该产业聚焦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跨境电商、共享经济、绿色经济五大方向,吸引了360、抖音、云账户等知名企业入驻。
在数据要素领域,高新区重点布局智慧出行、安防、无人机、医疗健康、数字文创等领域,未来将围绕四大方向发力:一是发展高端数据标注产业;二是推动AI辅助训练与标注技术融合;三是结合自贸区优势开展数据跨境流通业务;四是依托北方大数据交易平台和协会的力量,推进数据入表和融通交易。
目前,高新区已建成23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和10家国家级孵化器,可提供超7万平方米“拎包入住”型产业及办公空间。于磊表示,作为天津市科技创新政策最集中的区域,高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深耕数字经济服务业 借力上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河北区锚定现代服务业升级版,聚焦数字经济、航运经济和商贸文旅,持续深入探索。”杨天虎局长表示:“我们围绕‘算力和数据’两大基础要素以及‘车联网’这一重要应用场景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服务业,努力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创新试验区。”
深耕算力赛道、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数据赋能、培育数据产业,打造示范场景、培育智能车联网产业,是河北区数字经济服务业的三大主攻方向。其中,自华为落地河北区以来,集聚华为生态伙伴近百家、主营业务收入超25亿元,带动人才就业超5000人、2024年区域经济贡献破千万元,2025年一季度区域经济贡献已超2024年全年。算力方面,天津智算中心的商业模式和带来的产业价值越发凸显,商业模式上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智算中心通过服务伙伴能力的开发,已经成功为10条天津市重点产业链赋能。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河北区一方面通过算力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激发企业积极性,另一方面从企业落地支持、技术创新激励、平台建设扶持、产业生态培育等多个维度精准施策,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上合论坛的举办对河北区具有深刻影响。”杨天虎说,“河北区期望能够通过上合这个重要窗口,吸引更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集聚天津、落地河北区,共同推动河北区及天津市数字经济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为数据企业提供 “拎包入住”式发展条件
李文龙局长表示,津南区以开放的政策环境、充沛的人才储备、成熟的产业生态,为数据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式发展条件。
李文龙局长提到,规划建设的津雄高铁将在津南设站,距中心城区11公里,距滨海国际机场12公里,到北京仅需1小时车程。目前,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的天开智慧小镇天工园开工建设,9月底主体竣工,目前已累计引进企业677家。津南区数字经济规模逐年攀升,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营收位列全市第三。
今年5月,百度数字产业创新基地落地津南,目前已形成以百度数据标注为龙头的数据标注产业生态。近期,天津市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基地将在津南揭牌,联通智能数据标注(天津)基地也将落地津南。
近年来,津南区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围绕金融、科技、数据、人才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举措。津南区投促局践行“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建立了“揭榜挂帅”“机会清单”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科教资源丰富的津南区拥有2所国家“双一流”高校及13所高等高职院校,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拥有3家市级大学科技园,建有海棠科创园等各类载体空间。同时,人力资源也很丰富,拥有两院院士30余名,在校师生18万名,每年输送超2万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为数据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并为优秀的企业家在孩子上学、员工落户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可以说,为数据企业提供了“拎包入住”式发展条件。
中新社香港7月27日电 题:复苏动能积聚释放 香港经济稳步前行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6日在社交媒体上披露,今年上半年约2400万人次旅客访港,同比增加12%。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香港旅游业的强劲复苏,更折射出香港经济整体向好的趋势。作为香港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
7月22日,记者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050.5亿元,同比增长15.5%,创历史同期新高,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动能与坚实韧性。“广货优品”加速拓展海外市场7月21日,广州名创优品公司装满潮玩潮品、生活家居用品的25个货柜,通过航运发往印尼、泰国、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
日前,岳阳开放大学与岳阳市烧烤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全国首个“岳阳烧烤研究院”和“岳阳烧烤产业学院”。部分网友质疑“大学研究烧烤太‘掉价’”“职业中专学烧烤不如街头拜师”,甚至批评“浪费资金”;也有支持者认为这是“学术向实用性转型的创新探索”。面对争议,7月20日,记者采访了校方、行业协会负责人
记者20日从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获悉,16家中央企业与西藏自治区签署75个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额达3175.37亿元,其中2027年底前计划完成投资999.28亿元。据悉,此次推进会签约项目主要聚焦能源、矿产、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产后预计新增带动就业1.14万人。2021年以
7月18日,由兴安盟科学技术局、兴安盟行署外事办公室、韩国中小企业家协会主办,兴安盟科技创新发展与成果转化中心承办的中韩科技合作经贸交流大会召开。多家韩国企业代表及来自兴安盟、山东、厦门等地的企业家参会。韩国企业代表推介交流大会现场,韩国ST观光公司,GS化妆品、食品公司,BM饮料、咖啡和冰淇淋公司
前移安全关口 动态消除风险沧州一百三十名安全专家下沉企业查隐患促整改已指导帮扶危化企业四百八十三家次,排查出的问题隐患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已经整改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戴绍志、刘冰洋)“涉及重点监管的加氢工艺流程是否安全规范”“危险岗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训练是否常态化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认真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