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
在副热带高压天气系统的控制下
我国正经历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
新疆、山东、河南、浙江、安徽局地
气温甚至达到了40℃
这样的天气穿什么衣服出门
能既凉快又防晒呢?
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浅色系衣服
觉得比穿深色系衣服更凉爽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衣服穿对
能更凉快、更防晒
首先,要知道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会产生热量,人体需要将多余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才能维持体温的稳定。通常有四种不同的散热途径来调节人体的体温: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这四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使我们拥有了稳定的体温。
但在不同情况下,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大小也有所不同。例如,当人们安静地处于室内时,中红外波长范围的辐射是人体热量散失的主要途径;而在剧烈运动中,身体会通过汗液的蒸发来排出大部分热量。
同时,热传递过程中,由于温度差的存在,热能会从高温向低温处传递。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体温比周围环境的温度低时,人体就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当周围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人体会向外辐射热量。所以夏天穿什么衣服更凉爽,不仅和衣服的颜色有关,更和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
选择衣服颜色时,记住这两个要点:
·炎热室外穿红色衣服
烈日当头的室外,环境温度比人体高,热量就会从空气传到人体,穿浅色衣服受到的热辐射程度相对较小,会感觉比较凉快,但浅色衣服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不好,如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反而容易晒伤。
相较之下,红色衣服可以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因此长时间户外活动时,穿红色衣服不但更凉快,而且还防晒。
吸收紫外线:红色光波长较长,能够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紫外线是位于太阳七色光谱中最远离红色光谱的波长最短的射线,它易被波长最长的红色可见光接纳吸收。因此,穿红色衣服可以吸收、过滤掉更多的太阳紫外线,从而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
反射热辐射:除了吸收紫外线,红色衣服还可以反射传播热辐射的红光和红外线。这意味着红色衣服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还能帮助身体反射掉部分热量,从而使人感觉更加凉快。
·凉爽室内穿深色衣服
如果是在室内空调房里或者夏季的阴天、晚上,这个时候的阳光少,环境温度比人体的温度低,选择穿深色衣服,吸热快的同时散热也快,而且吸收的热量会在体表形成热冷空气对流,带走体表汗液。而汗液蒸发会吸热,能够快速排走皮肤表面的热量,从而让人感到更凉快。
衣服越薄越凉快?
很多人认为,使人体产生凉爽舒适感觉的雪纺衫、速干衣等看似轻便清凉的料子更凉快。
其实,相比之下,棉、麻、丝等天然纤维才是高温天气的首选。
·棉质
衣服吸汗,透气性好;
·亚麻材质
孔隙大,透气性和吸水性好;
·丝绸
亲肤性好,更加轻薄,穿上通体凉快。
此外,夏日不一定穿得越少就越能防暑。
只有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皮肤才能传导散热,而当外界气温达到或超过人的体表温度时,皮肤就不能主动散热,相反皮肤还会从外界吸收热量,让体温上升,使人更易中暑。
同时,考虑到对流散热,穿宽松一些的衣服会更凉爽,领子、袖口、裤腿等开口部分,也不宜过瘦过紧,以利于通风散热。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科普中国、@中国天气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他以药房为掩护智取情报,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她为组织抗日救亡活动时刻准备牺牲,身中三弹死而无憾…… 让我们走进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全方位感受中国人民在14年抗日战争时期,为民族独立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画卷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徐国璋 茅丽瑛 讲述人:支玮婷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讲解员 徐国璋是宝山人。19
冰镇冷饮冰激凌为冷链食物保鲜制作“仙气飘飘”的网红饮料……干冰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但很多人不知道干冰若储存、使用不当便会“暗藏杀机”把干冰当玩具摇14岁少年手指被炸得深可见骨前不久,湖南一名14岁的少年维维(化名),在爸爸网购冰淇淋的箱子里发现了用于冷藏的干冰,便拿走当成玩具玩,捏在手里反复摇晃。突
来源:【大河健康报】夏秋季节,蚊子不仅扰人清梦,还可能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疾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林炳亮主任、张晓红副主任指出,无论不慎中招“两热”中的哪一种,体温超过39°C时均需积极降温,但要禁用阿司匹林,这种药物可能诱发登革热出血、加重基孔肯雅热关节损伤,建议优先选择对乙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红)今日,记者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获悉,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2025年河南将开展第四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调查覆盖13个省辖市的19个区县(市),涉及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肠道原虫病等,通过粪便及肛拭子实验室检测、流行因素调查、居民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计划于11
一位普通农民,四十多年奔走在全国各地,搜集上万册抗战史料,建成一座红色书屋。这位老人就是雄安新区安新县东李庄村的李志彬。李志彬今年已经74岁了,喝白洋淀水长大的他,从小就爱听雁翎队的故事。随着年龄增长,他对抗战历史的热情越发浓烈。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他开始搜集有关白洋淀的抗战记忆,只要看到有关的老
本周日,将迎来一年中最闷热的时段——三伏天。民间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如何判断是否“入伏”?为什么三伏天有长有短?什么是三伏天?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也就是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也具有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的意思。三伏天是一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