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2场——济南市大数据局专场,济南市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大永介绍,2024年12月24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函复同意山东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济南市是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区。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济南市进行了多种创新实践。
构建数据要素价值化制度体系。考虑数据要素的特点,济南市大数据局从数据技术和生产资料“两端”发力,不断完善济南市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技术端,主要是加快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应用,培育壮大数据产业,赋能千行百业。目前正在制定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城市区块链平台等相关政策措施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技术加快落地实施。生产资料端,重点围绕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从畅通数据供给、推进数据资产化管理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目前,正在研究起草加快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收益分配等制度文件,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优化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按照《济南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办法》,形成了“五个一”授权运营机制,即:依托济南数据集团组建1支工作队伍,搭建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形成1个包含2万个目录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梳理1个包含501项可运营公共数据目录,授权1个包含174项高价值数据清单。下一步,济南市大数据局将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对济南市授权运营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打造更多运营场景,更好发挥公共数据价值。
持续推动企业数据入表。去年,济南创新发放“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要素券”,引导企业开展数据确权登记和数据资产入表,降低企业入表成本,累计发放各类数据登记凭证300余个、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80余张,34家企业实现数据入表,形成数据资产总额5200余万元,其中20家企业开展了数据资产价值评估,评估价值约3.2亿元,4家企业开展了数据资产质押融资,实现融资(授信)7500万元。下一步,济南市大数据局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年底前再推动不少于20家企业完成入表。同时,指导有关企业做好入表“后半篇文章”,探索推进数据质押融资、数据资产证券化等工作,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
加快发展数据标注产业。目前,济南市已建成1个数据标注实践基地、1个数据标注实训基地,探索构建 “训 — 练 — 用” 一体化人才培育体系。依托济南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中心,规划建设语料数据底座及智能标注平台,着力打造面向大模型训练的语料汇聚调配枢纽。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全市已累计建成31个行业数据集,数据总规模突破5000TB,其中12个数据集获省级奖补支持,数量居全省首位。下一步,济南市大数据局将进一步完善数据标注产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数据标注龙头企业招引和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推动数据标注向 “智能化、专业化、场景化”升级。
“购房零首付,还能从银行多套出上百万元贷款”。这种不合理现象已经在经济生活中出现,需要警惕!一些不法中介机构对交易中的房屋价值进行“高评高贷”,通过故意拉高房产评估价格,使得银行批复下来的贷款额度超过实际购房成本,让购房者实现零首付购房外还能从银行套贷更多资金。目前房贷首付比例已下调至15%。如果中
中新社香港7月27日电 题:复苏动能积聚释放 香港经济稳步前行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6日在社交媒体上披露,今年上半年约2400万人次旅客访港,同比增加12%。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香港旅游业的强劲复苏,更折射出香港经济整体向好的趋势。作为香港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
7月22日,记者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050.5亿元,同比增长15.5%,创历史同期新高,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动能与坚实韧性。“广货优品”加速拓展海外市场7月21日,广州名创优品公司装满潮玩潮品、生活家居用品的25个货柜,通过航运发往印尼、泰国、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
记者20日从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获悉,16家中央企业与西藏自治区签署75个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额达3175.37亿元,其中2027年底前计划完成投资999.28亿元。据悉,此次推进会签约项目主要聚焦能源、矿产、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产后预计新增带动就业1.14万人。2021年以
7月18日,由兴安盟科学技术局、兴安盟行署外事办公室、韩国中小企业家协会主办,兴安盟科技创新发展与成果转化中心承办的中韩科技合作经贸交流大会召开。多家韩国企业代表及来自兴安盟、山东、厦门等地的企业家参会。韩国企业代表推介交流大会现场,韩国ST观光公司,GS化妆品、食品公司,BM饮料、咖啡和冰淇淋公司
前移安全关口 动态消除风险沧州一百三十名安全专家下沉企业查隐患促整改已指导帮扶危化企业四百八十三家次,排查出的问题隐患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已经整改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戴绍志、刘冰洋)“涉及重点监管的加氢工艺流程是否安全规范”“危险岗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训练是否常态化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认真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