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佛山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顺德区龙江被纳入核心区,勒流、乐从、杏坛纳入协同区,正以创新举措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环两江’看顺德”系列报道将聚焦相关镇街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等领域,通过对话镇街主官,倾听企业、市民心声,全景呈现顺德的担当与活力。即日起,跟随笔触与镜头,共探“环两江”蓝图下的顺德奋进的足迹。
勒流,始终蕴含着水的基因。
位于顺德水道、顺德支流、甘竹溪三江交汇,勒流自古便是“三江环抱”的水乡明珠。如今,随着佛山市“环两江”先行区协同区建设的推进,勒流这座因水得名、因水而兴的小镇,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如何做好“水文章”,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彰显特色、提升能级,成为摆在面前的时代命题。
勒流与水的缘分,不仅体现在地名上,更镌刻在产业发展的基因里。历史上,勒流凭借发达的水运网络,成为顺德重要的商贸集散地之一,孕育着工商业文明的萌芽。
改革开放以来,勒流人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家电、五金、照明等领域闯出一片天地,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今天的勒流,拥有主板上市企业2家、规上企业444家、高新技术企业463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环两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勒流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位于勒流的图特五金提前布局数字化战略,近5年企业营收翻5倍;勒流以“厨电产业联盟”推动小家电、五金、照明产业跨界融合;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智慧渔业示范基地建设,做亮做响特色水产品牌……一系列产业升级的“化学反应”,正是勒流依托“水优势”、激活“水动能”的生动实践。
如果说产业是城市的骨骼,那么城市更新则是其血肉。
勒流在城市品质提升中,巧妙地将水元素融入肌理。滨水绿地建设串联起河岸景观带,为市民提供亲水休闲空间;约195亩的城央景观公园即将建设约4.4万平方米的水体面积,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格局。这种以水塑城的更新路径,不仅留住了乡愁记忆,更提升了城市价值。
文旅融合是勒流“水文章”的又一精彩之笔。作为岭南水乡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勒流拥有龙舟等“非遗”项目,以及众多保存完好的古桥、古埠头。近年来,勒流深挖这些"水文化"资源,推出市民龙舟体验、水乡美食等特色项目。
更难得的是,勒流没有停留在观光旅游的浅层次开发,而是通过文化赋能提升体验深度。如在黄连古村举办艺术展,让传统与现代对话;开发勒北百年木棉资源,加入轮渡、文创、咖啡茶饮等元素,让游客亲身感受水乡活力。这种"文化+旅游+美食"的多元融合,使勒流文旅产业如活水般流动不息、生机盎然。
站在“环两江”协同发展的新起点,我们理当对勒流有着更高期待。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勒流未来的发展,也当如水般柔韧包容、开放进取,在保持特色的同时拥抱变化,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创新突破。
水是勒流的灵魂,也是其发展的密码。从过去依水而居、因水聚集,到今天以水为媒、借水兴业,勒流人与水的故事从未间断。在“环两江”建设的时代叙事中,相信勒流将焕发更夺目的光彩,成为佛山协同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
文/顺德融媒记者王阳奕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 近日,广东东莞某公司因员工“私自不加班”开出罚单的事件引发了广泛争议。东莞市人社局明确指出,该公司的罚款行为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在劳动管理中的问题,也引发了对劳动权益保护与企业管理模式的深刻反思。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
大皖新闻讯 企业有难题,工商联来帮忙。9月8日下午,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省工商联系统深入开展“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截至今年8月底,已推动金融机构为2140户企业发放贷款290.54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开展1239场次“进企业”活
【让技能人才更多更能⑨】 过去5年,我们人均创利复合增长率25%,背后离不开科技人才复合增长率30%,以及技能型人才复合增长率16%等因素的支撑。企业想要在发展中变革,必须高度重视员工职业成长与技能提升。但在企业的一线经营实践中,我们发现,培养高技能人才还存在一些挑战。譬如,面向制造端的技能型人才和
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游伍琼龙安柚果香浓郁、盐皮蛋风味独特、腊肉香肠香气扑鼻……9月4日至7日,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广安馆以“建好天府粮仓 打造都市田园 推进城乡融合”为主题,组织全市39家企业携190余种“广安产”农特产品亮相此次博览会。广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大渡口区获悉,上半年,大渡口新入库160家科技型企业,增速位列中心城区第一。为快速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大渡口区采取“六个一批”行动,包括联动区市场监管局从650家有知识产权且没有入库的存量企业中挖掘一批,联动区经信委从56家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规上工业企业中转化一批,联动区招商局和7
2019年8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以下简称南宁片区)揭牌,从此在“中国绿城”的大地上掀起了探索创新、先行先试的新浪潮。六年来,南宁片区始终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理念,在新时代的春风里阔步奋进,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和“试验田”作用,努力打造广西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