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院远景。资料图片
“传承延安根,铸牢军工魂,争做领军人!”这是很多新生对于北京理工大学的第一印象。关于这句铿锵之语的故事,要从1939年说起。
1939年初,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为打破封锁,提升边区自我发展能力,解决“大生产”运动中遇到的科技问题,1939年5月,党中央创办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1940年9月,党中央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更名为自然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这是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开启了党领导和创办新型理工科高等教育的先河。
这所诞生于民族存亡之际的学府,从抗战烽火中艰难起步,赓续“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的红色基因,成长为今日科技报国的巍巍砥柱。
筚路蓝缕开先河
黄土高原之上,烽火连天。
当时,中央主管经济工作的李富春同志,深感提升生产力迫切需要一批专门的科技力量。1939年,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批准与支持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开始筹建,由李富春兼任院长,留德归国的科学家陈康白任副院长和筹建小组组长。1939年12月下旬,党中央召开了陕甘宁边区第一次科技盛会——自然科学讨论会,对边区经济建设和抗战生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共同建议党中央在边区创办高等学校,解决科技人才匮乏的当务之急,建议把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自然科学院,培养边区自己的科技人才。
1940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同意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更名为自然科学院。自此,一所正规的自然科学大学诞生,开始为抗战、为陕甘宁边区培养急需的“革命通人、业务专家”。
无限山河热血中
窑洞,对于北京理工大学的师生来说并不陌生。今年暑期,一堂由学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讲授的专题党课在“红色源点”——延安举行。
“红色源点”,在延安城南杜甫川,这是爱国诗人杜甫曾经驻停过的地方。1940年5月左右,在杜甫川,自然科学院的校园已经初具规模,建成窑洞50多个、平房30多间,修建了食堂、开水房,还打了水井,学校的基本生活设施已经齐备。
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科学院师生用科学技术有力地解决了战争和生产中的一系列问题。
当时,自然科学院不仅组织大学部全体新生溯延河而上,参观边区造纸厂、棉纺厂、机械厂、军工厂、火柴厂等所在工业区,还建立校办工厂,将教学和生产结合起来。
自然科学院第三任院长陈康白带领专家结合地质调查改进制盐技术,把边区盐产量提高五到六倍,不仅解决了军民食盐问题,还使之成为边区一项支柱产业和财政来源。
生物系主任乐天宇带领师生野外考察发现南泥湾,经科学论证认为适合屯兵农垦并向中央提出建议,为开发陕北“好江南”奠定基础。
自然科学院华寿俊、王士珍夫妇几经试验,利用边区常见的马兰草造出了纸张,满足报刊印刷要求。此后,学校师生又成功研制出钞票用纸,彻底解决了边区印钞用纸难题,为打赢“金融战”作出了贡献。
在学校的实习工厂中,自然科学院师生研制出了灰生铁,改善了手榴弹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破片杀伤力,大幅度提高其威力。
…………
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自然科学院在抗战中共培养了近500名科技干部。学生们陆续在边区参加革命工作,或直接奔赴抗战前线,还有些学生被派往苏联深造,大都成为“又红又专”的革命通才。
矢志军工强复兴
在自然科学院的历史中,有许多“第一”。
自然科学院化学系(后改为化工系)主任李苏与化学系师生在延安某地的炼焦炉中制备了纯净的三硝基甲苯,这就是被人们所熟知的名为“TNT”的黄色炸药。“TNT”炸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军用炸药,自然科学院是在各抗日根据地中第一个成功研制出这种黄色炸药的,该做法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对党领导的抗战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1946年,自然科学院在战火硝烟中辗转华北办学,并于1948年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为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学校从河北迁入北平。1952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受命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
此后,学校全面实施正规化建设,建设一流军工专业师资队伍,建成新中国第一批常规兵器专业和新中国第一批尖端国防专业,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红色国防工程师,开创了“新中国第一”系列科学成就……学校传承弘扬延安办学传统,勇担“领军人”历史使命,开启了“军工铸魂”的发展新阶段。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多年来,学校培育了一代代“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红色领军人”,锻造了许许多多“第一”的辉煌成就。
从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设备等一个又一个“新中国第一”,到精确着陆导航与制导控制技术助力“天问一号”踏上火星、自主研发的全气候动力电池让“新能源电动汽车在中国行驶无禁区”;从人民科学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时代楷模”“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中国枪王”朵英贤等杰出师生校友,到“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两型火箭“双料”01号指挥员王光义、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高、“天问一号”“90后”调度鲍硕等新一代北理工人……岁月荏苒,从延安杜甫川的排排窑洞,到今天的现代化校园,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鼓舞着北理工学子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攻坚克难,科技报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18日 第04版
作者:本报记者 郭馨泽 通讯员 王征 王鹏
自然科学院远景。资料图片“传承延安根,铸牢军工魂,争做领军人!”这是很多新生对于北京理工大学的第一印象。关于这句铿锵之语的故事,要从1939年说起。1939年初,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为打破封锁,提升边区自我发展能力,解决“大生产”运动中遇到的科技问题,1939年5月,党中央创办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梁展豪当福州屏东中学17名学生团队耗时半年用“Minecraft(我的世界)”游戏复刻校园建筑群的消息经过海都报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同日,福州四中学生向海都报报料称,学校中有一位同学仅用一个月时间,独自一人在《我的世界》游戏中搭建出完整的校园模型。在游戏里复刻福州四中校园步行丈量
水母网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近日,黄渤海新区教体局发布《烟台黄渤海新区(开发区)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暑假转学报名公告》(以下简称《公告》),16日起组织开展暑假转学信息采集,家长可通过“爱山东”APP办理。网上报名已开始,报名时间从7月16日持续至8月4日。家长可登陆“爱山东”APP,选择“
据武汉大学新闻网消息,7月16日,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党组关于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的有关决定。经党中央批准,宋保亮任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试用期一年),周伟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试用期一年),免去李资远的武汉大学副校长职务。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表示,学校党委
《九寨风光》郭传璋绘我对阿坝的最早印象来自阿来。准确说,是阿来的《三十周岁时漫游若尔盖大草原》,说那里“摇曳的鲜花听命于快乐的鸣禽,奔驰的马群听命于风,午寐的羊群听命于安详的云团”。我知道阿坝还有个九寨沟,是读了杨炼的《诺日朗》,近乎陶醉。摄影家田捷民镜头下定格的九寨沟,那些湛蓝的海子、斑斓的彩林、
逐浪新闻记者:苏苏通讯员:邵琦为进一步增强校园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近日,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交通管理大队车管中队中队长李辉带队走进武汉大学生活服务中心,为师生及校内驾驶员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校园交通安全及山路行驶特点”的专题培训。活动重点围绕行车规范、电动自行车骑行安全等内容进行讲